SCM

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指为终端客户提供商品、服务或信息,从最初的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整条链上的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和关系的一种集成。 它是全方位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整个业务运作的全面自动化。

它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售后维保服务、营销服务等一站式深度价值服务,实现数据互通、全链融合,形成物流、信息流、单证流、商流和资金流五流合一的领先模式。实现整体供应链可视化,管理信息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综合提升平台运营效率与平台收益。

要素

Douglas M.Lambert等人在前人研究和对90多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进行的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系统的模型如图。该模型突出强调了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本质以及成功设计和管理供应链系统的一些关键问题。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供应链网络结构;供应链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要素。

供应链系统的模型

供应链网络结构

是指确定供应链上的关键成员企业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供应链上的关键成员企业,一般是从战略上进行分析,将链上的企业分成基本的企业成员和辅助流程及其特性。关键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指明确各企业在网络结构中的纵向和横向结构中的位置。横向结构是指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结构,而纵向结构是指单个企业和其供应商、客户的关系。弄清供应链的起始位置,就是对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进行建模,确定供应链的起始位置,描述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和角色,分析供应链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而企业在纵向结构中的位置,就是确定单个企业的供应链流程的需求、顾客价值的实现情况,分析企业内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供应链业务流程

确定在供应链系统中哪些核心流程应该连接并集成起来。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中的流程总结为: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客户服务流程;需求流程;生产流程;采购流程;产品研发流程;反馈流(信息流、资金流)流程。分析供应链业务流程需要企业从自己的核心能力出发,定义自己的核心流程,而将非核心流程转让。

供应链管理要素

供应链管理和集成的效果取决于供应链上企业边界处流程接口的管理和集成的程度。流程接口的集成和管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物理连接和技术因素。

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特征

系统原理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的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供应链的整体功能

    这一整体功能是组成供应链的任一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特定功能,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功能集成,而不是简单叠加。如果要打造一个真正的以全程供应链为核心的市场能力,就必须从最末端的供应控制开始,到最前端的消费者,在整个全程供应链上,不断优化不断建设,然后集成这些外部资源。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集中表现在供应链的综合竞争能力上,这种综合竞争能力是任何一个单独的供应链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

  2. 供应链系统的目的性

    在供应链里流动的有物流、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如何有效降低库存,加速物流及相关流的周转,提高企业生产及商品流通的效率,迅速对市场机遇进行反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系统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就是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来赢得市场,这一目的也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共同目的。

  3. 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密切关系

    供应链中主体之间具有竞争、合作、动态等多种性质的供需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系统目的的实现,受益的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企业群体。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强调核心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因此,各成员企业均具有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系统观念。

  4. 供应链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迅速变化的买方市场,用户在时间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不但要求企业要按时交货,而且要求的交货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不断地开发出定制的”个体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各节点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加快了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各主体通过聚集而相互作用,以期不断地适应环境。

  5. 供应链系统的层次性

    运作单元、业务流程、成员企业、供应链系统、整个运作环境构成了不同层次上的主体,每个主体具有自己的目标、经营策略、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分别都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部分;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从系统层次性的角度来理解,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而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针对更大系统(企业群)的管理模式。

价值

供应链管理软件采用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能够帮助你实现实时运营。凭借全面的可视性和高级分析功能,你能够顺利执行计划和寻源流程,并在适当的时机交付恰当的商品和物料。通过动态预测和持续更新预测结果,企业可以将库存天数减少 10% 以上。

  1. 数据传输安全,保证随时掌握情况

    系统将企业管理与外围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因供应商分散不集中、产品品种太多、订单过于频繁等情况而导致的品牌营运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数据传输及时性问题、数据安全性问题、数据完整性问题等,整合品牌运营商与上游资源,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

  2. 信息沟通及时,生产发货完美整合

    品牌营运商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发布需求信息,从而使供应商能及时组织生产、发货等工作;能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知道货品从供应商到门店的整个物流过程。同时供应商也能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了解到自己所生产货品在门店的库存及销售情况。从而达到了供应商与营运商之间的互动。

  3. 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解缩短与供应商的业务洽谈时间、大幅度减少采购成本。供应商也能通过系统了解自己的产品的应用情况,好作出合理的补货策略。

  4. 促进愉快合作,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通过改善与供应商的业务处理流程,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办公,进行密切的信息交换,加强了对例外事件管理的能力和响应速度,与供应商建立稳固、长期的伙伴关系。

分类

功能性供应链 (物理功能)

  • 市场需求比较稳定
  • 协调供应链间的信息,保持高的平均利用率
  • 重点在于降低生产、运输、库存等方面的费用
  • 关注质量和成本

反应性供应链 (市场功能)

  • 市场不确定向高
  • 不仅需要供应链中的信息,还需要市场信息
  • 主要考虑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柔性能力,其费用则退而求其次
  • 关注质量,速度和柔性

平衡与倾斜

  • 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
  • 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的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时,供应链处于倾斜状态。

管理模块

  • 合作,决策,激励,自律机制

  • 需求计划,预测

  • 订单满足,考虑时间和制约因素

  • 战略计划

  • 供应商管理

  • 库存管理

  • 客户关系管理

  • 分销计划

  • 生产排程

  • 运输计划

  • 运输执行

问题

  • 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 没有协调企业资源更高的权重
  • 改革关键流程的阻力
  • 跨职能的障碍
  • 缺乏有效测量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指标
  • 缺乏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
  1. 在企业内外同时采取有力措施
  2. 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3. 供应链企业的组成和工作
  4.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职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5. 标准和法规的作用
  6. 方法论的指导,集成化方法论
  • 如何度量企业柔性?
  • 如何检测雇员和小组的技能?
  • 缩短提前期和库存对竞争能力有多大好处?
  • 技能标准对企业柔性又会有什么影响?

设计

目前国内已有专业的物流咨询公司对供应链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提出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同,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不同,决定了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必须视企业具体情况来量身定做。

但总的原则是不变的,即必须确保实现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成本最小化,在此目标下合理规划包括生产地决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信息处理、支付系统这五大供应链模块。如果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对时间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供应链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时间和成本,具体的供应链战略则会有多种选择,我们需要对市场和竞争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所得信息和初步假设做出客观的定量和定性评估后确定最优的方案。

参考框架

基于分布式设计思想,采用多层、解耦的设计原则,将前端应用能力下沉,在后端业务支撑层中构建,企业可以在统一的运营中心集中运营,同时支持多种接入渠道,适配各种终端,从而避免一种运营模式建立一个运营后台的弊端。

  1. 接入层

    接入认证,服务注册,服务执行,任务调度,服务监控

  2. 平台运营层

    权限管理,注册审核,集中采购,询价报价,电子合同,内容管理, 资金账户管理,保险管理

  3. 业务支撑层

    1. 商品服务平台

      品牌型号管理,商品管理,产品管理,虚拟仓位管理

    2. 订单服务平台

      订单轨迹,订单流转,订单环节处理,订单流程配置,订单统计分析,异常订单管理

    3. 物流服务平台

      订单推送,派单处理,物流跟踪,备货管理,补货调拨,物流管理,复盘管理

    4. 金融服务平台

      账户管理,收付管理,财务管理,对账管理,授信管理,差异管理

    5. 大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采集,决策分析,风险监控,精准维系,数据开放,MPP数据处理,Hadoop数据处理,流数据处理

  4. 外部系统接口

    金融机构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公司系统,仓储系统,企业ERP系统,企业财务系统